寵物數量的高速增長,直接帶動了寵物醫院數量的增長。根據數據統計,截至2018年底,中國共有17000多家寵物醫院;2019年2月,該數量增至19000家;到了7月份,這一數值又變為23000多家——短短5個月時間,寵物醫院的數量增長了近4000家,速度可謂極快。寵物醫院如雨后春筍,供給端增速漸漸大于需求端增速。為了爭奪客戶,同一區域內的寵物醫院之間甚至開始不惜成本大打價格戰。然而價格戰無異于飲鴆止渴,等利潤被徹底消耗殆盡,寵物醫院從業者過得并不順心:在中國,大部分寵物醫院正陸續進入虧損階段。據統計,30%的中小型寵物醫院已陷入虧損,超過40%為保本,能真正實現良好盈利的不足30%。
以小編所在寵物醫院為例,夫妻開的店已經營業10年,老板是獸醫專業畢業。不算前期投入資本(醫療設備的購置,店面的裝修),不算每年醫療廢物回收等一些雜費,每個月房租1.5萬,耗材每個月在7萬左右,除外老板外,員工10多個人成本在10萬左右,水電費3000左右,營業額在27萬左右。夫妻2個人每月到手最多賺的總共也在7萬左右,加上平均3到5年就會重新換置一臺機器,以一臺20余萬的中檔寵物DR設備為例,如果拍一張X光片按150元計,不考慮維修保養費和人工費用,要拍1334張才能回本,而設備老化折舊大概是3年到5年時間,一般的中小型寵物醫院如果只依靠接診,基本很難回籠資金。人醫院每天有這么多客流量,而寵物醫院卻不會一直這樣。平均正常開展一個的寵物醫院,設備最基礎至少需要8臺機器。
加上現在依舊有越來越多的外行和資本進入寵物醫院行業,試圖分一杯羹。方圓一公里少則1家寵物醫院,多則4家寵物醫院。然而,一家寵物醫院不會以單一模式營業,還會買寵物用品和食品。這方圓1公里,還不包括寵物店和電商來與其競爭。
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,寵物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時期,同樣伴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出現。市場上的寵物醫院和寵物用品店被國外的一些品牌占領,而我們自己的品牌卻很少,制約了國內寵物業的發展。因此,寵物行業以后的發展,需要市場和政府的雙重聯合調控,經過一定的時間,才能高效而快速的發展。